最近很火的一篇文章,大意是众多成功之士26岁时在干什么。这个东西其实很简单,26岁的的时候,用歌德的名言就是
“哪个少年不痴情,哪个少女不怀春”。
我都不用猜想,我一定知道26岁的我依然在想姑娘,这个是符合生理规律,不能压抑自己。就好像问你,26岁,你在干什么?我一定会告诉你,白天追求理想,晚上和姑娘追求快感。白天抬头,晚上勃起龟头。
当然,玩个文字游戏,26岁时,你在干什么?答曰:干姑娘。
都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个成功的女人,那么26岁的男人背后,能有多少个成功的26岁女人呢?答案是,一个都没有,或者很多个。因为大家都寂寞。
我们26岁时房价是多少一平?经济危机是否一如旧梦?全是鸡巴扯淡。
有些人26岁把自己整成了62岁,不知道是不是一个悲哀。
如果问我,你26岁时在干什么?我只能说,我在思考我32岁时在干什么。
张爱玲有一句话:成名要趁早。这句话很符合市场化进程,韩寒郭敬明都是这样出现的,还有那么一大堆写手,80后年轻俊才,那么他们的26岁在干什么?
26岁不过是一个允许继续犯错,允许继续改错的时候。当然我本人最疑惑的是这个问题为什么不是36岁,或者25岁27岁,对于这样一个没有普遍性意义的数字,讨论干什么的问题根本没有意义,只能说26岁在干什么,取决于你26岁之前在干什么,所有的一切都是靠积累。就好像《世界是湿的》一文中有这么一个赌:“你愿意出一百美元打赌,这么多排队的人中生日有相同的吗?”
这个涉及到概率的问题,但是世界是湿的,在这个人的集合中,概率的悖论始终是一个难题,26岁的每一个人,都应该一样吗?没有人这么说过,只是在这个26岁的美好年华,我全身湿漉漉地融入到这个世界,而不会是第二个韩寒。